名家访谈 | 流光溢彩 文化润疆 ——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摄影家协会主席 梁斌

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2022-10-08

《祖国颂》


《摄影与摄像》:梁主席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您在部队就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已经四十余年,请您谈谈对摄影的感受和理解。

《驰骋花海》


梁斌:八十年代在部队纯属新闻摄影,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摄影器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不再是一种奢望,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中。有人说摄影属大众艺术,受众面广,参与人多,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几乎人人都会拍照。这是一个误区,摄影与拍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摄影是创作,拍照是记录。摄影是一门光影造型艺术,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蕴含着作者敏锐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并以此来影响受众情趣。而拍照则是真实记录客观事物,完全没有艺术可言。


《赛里木湖日出》


《摄影与摄像》:如今的新疆已成为无数摄影人追梦的地方,您对准备来新疆(或者说兵团)进行拍摄的广大摄影人有哪些建议?


《喀纳斯之秋》


梁斌:我在新疆工作生活四十多年了,多次接待陪同全国各地的摄影人采风创作。新疆是摄影人的天堂,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厚重的历史人文景观,四季皆风景。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新疆气候具有多种特点,明显的晴天多,日照强,少雨,干燥,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特点春秋季节短,夏冬季节长。所以在新疆一年四季,不同时间有不同风景,所处在的不同位置可以创作出四季各异佳作。


《高原人家》


新疆的北疆有最佳自然拍摄景点:伊犁新源县的那拉提草原,是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那拉提景区属于典型的高山河谷草原地貌,由雪山、冰川、森林、沟谷、草甸、河流、瀑布及历史民俗风情组合而成,具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特克斯县喀拉峻草原(三维立体草原)、尼勒克县的唐布拉草原、昭苏县的昭苏草原、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可以拍摄夕阳下的九曲十八湾、还有巩乃斯草原、巩留县的恰西、库尔德宁草原,伊犁果子沟景区、博乐的赛里木湖景区、温泉县的夏尔西里草原、双河的怪石峪、布尔津县的喀纳斯、禾木景区、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景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景区、塔城的库鲁斯台草原、裕民县的吐尔加辽草原、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喀斯特地貌、乌苏县巴音沟景区,独山子、奎屯大峡谷、奇台县江布拉克草原、五家渠的一万泉景区、吐鲁番的坎儿井、葡萄沟、火焰上、哈密的巴里坤大草原,还有昌吉的红山、石河子的蘑菇湖、天山天池、乌鲁木齐南山等众多自然景观都是摄影人可选择的最佳创作景点。南疆还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文景点,如喀什的高台民居、异域街景、塔县的帕米尔人家、图木舒克的红海滩……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摄影朋友到新疆、到兵团采风创作。

《天山红花》


《摄影与摄像》:请您介绍一下这组《俯瞰天山》系列作品。


《天山之巅》


梁斌:天山是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属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


《天山雪峰》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三分之一。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35.3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天山积雪是新疆水资源的重要来源,雪水润泽着大地和绿洲,世世代代养育着各族人民,被誉为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山。


《雪域朝霞》


2013年,新疆天山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新疆天山”指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长达1760千米,总面积5759平方千米,占天山总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



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偏偏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这如此壮观的佳境,我便有机会去领略它的无限魅力。



从2017年开始,我被选派到离乌鲁木齐1200多千米以外的南疆第三师五十三团参加“访惠聚”工作,每月回乌鲁木齐休假一次,五年里我先后飞越天山往返百余次,每一次飞越天山,我都会做足准备,包括摄影器材、电池、手机,都要确保在满负荷工作的状态中,每次都要特意选择最佳位置,要么经济舱靠前临窗,要么普通舱最后临窗,避开机翼遮挡。遇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从万米高空用镜头记录舷窗外的天山奇峰,在蓝天之上领略祖国秀美山川,山峦叠嶂,绚丽多姿,蓝天白云下的雪域山峰,给予我无穷的视角冲击。我屏住呼吸,集中精力,相机、手机齐上阵,几乎每次都有惊喜,每次都有收获。



透过舷窗俯瞰窗外一望无垠的沙漠绿洲,和沙漠中横卧着的雅丹丘陵,以及连绵起伏的山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诗境油然而生。那山峰临风的一面,积雪被风吹走的地方便现出天山的橙黄肤色,与广袤雪野那皑皑的白形成鲜明对比。在那缕缕冬日暖阳的衬托映照下,更显出强烈的立体感,让人联想是哪位大师在利用光与影,精心勾勒一位少女胴体魅惑的轮廓,以及那凹凸有致的迷人曲线,让人不得不惊叹起自然造化的无穷魅力。



《摄影与摄像》:请您介绍一下这组《大地·河流》(一至四)系列作品 。


《大地·河流》之一


梁斌:《大地·河流》系列作品拍摄于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西北角21公里处神奇瑰丽的蘑菇湖湿地,这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田园绿洲,远山近湖的雄奇壮阔,苇荡雾霭的清幽氤氲,飞鸟翔集的美妙壮观,是摄影人在兵团的打卡地。空中俯瞰石河子蘑菇湖湿地,碧水蜿蜒,波光粼粼,梦幻唯美,如同一幅风光旖旎的自然画卷。站在蘑菇湖边放眼望去,烟波茫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又祥和。


《大地·河流》之二


每天,这里都有成群的鸬鹚往返湿地,成群的野鸭和不知名的野鸟在水中畅游,白鹭也悠闲地在随风摇曳的芦苇丛中起舞,不少鸊鷉也来此栖息,处处皆可入画。


深入其中,宛如置身自然动物园,与之同乐,但又不敢靠近,仿佛大点的呼吸声都会惊到它们。在橙红色的日落里,群鸟们的羽毛被阳光染亮。沙鸥、长腿鹬等鸟儿或在湖面上滑翔,或在湖边抓鱼吃,比莫奈笔下的世界还梦幻。


《大地·河流》之三


每年入冬之后,一批批迁飞的天鹅飞落蘑菇湖,在此歇脚。那画面更是美得令人窒息:在蘑菇湖蔚蓝色的湖面上,洁白的天鹅在湖中畅快觅食,湖面上回荡着天鹅欢快的鸣叫声。除了在此歇脚的天鹅数量增多外,这几年,沙鸥、野鸭、长腿鹬等各种鸟儿也在蘑菇湖“安过家”。昔日静谧的蘑菇湖湿地保护区,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鸟儿乐园”。


《大地·河流》之四


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作为兵团文化大师,尤其以摄影艺术闻名。老中青骨干摄影人100多人常年活跃在垦区,每年第八师石河子市摄影家协会、石河子老年大学摄影学会、新疆军垦摄影研究院等组织机构,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常态化组织会员开展摄影创作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摄影赛事活动。几年间先后有200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摄影大赛中入展获奖,让摄影艺术作品在宣传新疆、宣传兵团、宣传石河子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画意胡杨》 范才元


《摄影与摄像》:兵团摄协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多项摄影赛事活动,有很多优秀的摄影人脱颖而出,在国内各项大展中屡创佳绩,您如何看待这些成绩?又是如何展望未来兵团摄影人才队伍的前进方向和目标,用影像力量谱写新时代新疆兵团发展的壮丽篇章?


《匆忙的脚步》 沙广春


梁斌:近两年,兵团摄影家协会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脱贫攻坚、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先后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礼赞魅力兵团”摄影展、兵团第十五届摄影艺术作品展、“漠北庄园杯”兵团首届无人机摄影大赛、“亮剑之师杯”兵团人的美好生活摄影大赛、胡杨河杯——“醉”美兵团摄影大赛、唐王城杯——“醉”美图木舒克摄影大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大批优秀摄影作品脱颖而出。


《家园》 杨银学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兵团党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对兵团摄影工作的关心、指导,得益于兵团文联党组、领导的支持和兵团广大摄影工作者共同努力。我们将视成绩为动力,在培养兵团摄影人才、壮大兵团摄影队伍,创作精品力作方面有新作为,邀请全国知名摄影家来兵团办讲座、办培训,不断提升兵团摄影人的创作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在培养新文艺摄影群体、中青年摄影人才方面要有新举措、新突破,逐步改变兵团摄影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状。


《天马趟河》 李沙平


兵团摄影家协会将带领广大摄影人不负期许、勇毅前行,认真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和兵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推动“文化润疆”工程,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摄影人的职责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续写兵团摄影事业发展新篇章。


《庭院斜阳》


《摄影与摄像》:您认为,如何结合兵团文艺精品战略,发挥摄影特长,做“文化润疆”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贡献摄影人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漏网》


梁斌:兵团摄影家协会将发挥摄影艺术特长,以摄影文化润疆,做“文化润疆”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用摄影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兵团故事,充分发掘兵团深厚文化底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基层,带领和组织广大摄影人创作一批摄影精品力作,计划于今年十月前编辑出版《流光溢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摄影艺术精品集》,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贡献摄影人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鹤发银髯》


《摄影与摄像》:您曾说过,摄影艺术作品的创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在这一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生命力。请您谈谈这组基层连队人文系列摄影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过程。

《白度母》


梁斌:艺术作品的创造,源于生活,服务人民,已成为当下文艺作品创作的主流。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必须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摄影艺术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也必须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摄影艺术也必须服务于人民,摄影艺术成果也必须由人民共享。

《喀什印象》


2017年至2022年,我先后两次近五年时间被兵团文联选派到离乌鲁木齐1200公里的南疆第三师五十三团八连参加脱贫攻坚工作队,五年里我与连队2000多名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全连群众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兄弟姐妹。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我以记录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变迁和人们的生活习性为己任。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对准火热的生活。无论是开会学习、入户走访,或是开展活动,参加劳动,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坚持相机不离身,随时记录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


《姐弟》


五年间,我先后拍摄我所在的五十三团及周边五十团、五十一团30多个基层连队职工群众的人物肖像2000多幅,创作纪实人文摄影作品上万幅,近百幅作品先后被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新闻媒体选用,20余幅作品入选兵团民族团结主题展和全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展。其中反映兵团基层连队少数民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为内容的摄影作品《祝福祖国》《手挽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作品先后在兵团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选用播出,同时被多家文化传媒制作成公益宣传品广泛传播;反映兵团基层连队群众人物肖像的摄影作品2018年入选由中宣部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最美中国人”各族群众笑脸图片征集活动时被评为优秀奖,并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反映基层连队火热生活的人文系列摄影作品被多家融媒体平台推出,特别是《微摄》平台刊发后,受到了摄影界的广泛关注,一星期内点击阅读量达500多万人次。


《假期》


我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是说明我的作品创作有多好,而是摄影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丰满、温度炙热,每一幅作品都是活灵活现的基层百姓,都是最直观、最淳朴,最具浓郁乡村气息画面,这也是我创作基层连队人文摄影作品的初衷。


《玩耍的孩童》


摄影师简介


梁斌


梁斌,男,1963年出生,四川梓潼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2年参军,历任战士、班长、文化教员、营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宣传干事、政工科副科长、宣传科科长、师宣传部主任科员、驻站记者、文联常务副主席、兵团文联组联部部长、二级巡视员,兵团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百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赛事中入展并获奖。


《摄影与摄像》杂志

图片:梁斌

编辑:李严

责编:郭超

主编:刘喜文


版权声明


《摄影与摄像》杂志微信公众号所使用的

文章、图片和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

请标明联系本杂志社开通白名单。


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联系方式

公众号投稿邮箱:syysx2020@sina.com

杂志咨询热线:17812088025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摄影与摄像》杂志(月刊)创刊于1995年2月,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市场刊物,是我国第一本同时涵括摄影与摄像内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现已对接万方数据库,可评职称。《摄影与摄像》杂志是一本具有学术品质的市场期刊,读者群为影视行业人士、高校师生、热爱摄影的旅游人士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士等。这是一本以实用技术、实践经验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寓教于乐,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能够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大众月刊。《摄影与摄像》杂志推崇最新数码影像技术,愿将现代科技及其应用及时介绍给广大读者。



主办单位: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

编辑单位:摄影与摄像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1006-4788

国内统一刊号:11-3625/TB

邮发代号:82-683 国外代号:6214-MO

开张页码:大16开160页


阅读12
分享